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转帖:你一定不晓得的平遥名人趣事

  • guest2644828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600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4/7/10 9:43:14
  • 来自:山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平遥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(一) 
         平遥,史称古陶,相传为帝尧的封地。春秋属晋,战国属赵,秦置平陶县,属太原郡,于北魏(424),因避武帝拓拔焘名讳,改名为"平遥"。1948年民国政府曾给升格为平遥市,1949年9月废市,改回平遥县至今。 
         明清时期,平遥商业发达,商贾云集,一度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集散地,中国近代金融业的摇篮。尤其是清道光三年(1823年),全国第一家票号"日升昌"诞生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。     平遥古城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着14-18世纪的历史风貌,与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、云南丽江、安徽歙县并称为"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"。 
         在世界悠久文明发展史上,平遥古城可谓是一颗耀眼明珠。1997年,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,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、官衙、街市、民居、寺庙作为整体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古城平遥:"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,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,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、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。" 可以说是研究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,这些事儿大家都知道不细说了。 

(二) 
  平遥县是全国著名的文物大县,堪称文物宝库,平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,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5处,省级以上13处,品位之高,保存之好全国罕见。平遥古城保留了我国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,街巷、商市浑然一体,儒、释、道文化交相辉映,体现出古城特有的品味,俨然是"清明上河图"的真实再现,古代生活的鲜活标本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平遥县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: 
         平遥纱阁戏人、平遥砖雕艺术、壁画艺术、古建彩绘艺术;
         平遥票号文化、镖局文化、平遥面食(碗脱、揪片、搓鱼、栲栳栳、等)、平遥社火(九曲黄河阵、龙灯、舞狮、竹马、背棍、旱船、二鬼摔跤等)、平遥晋商治家处事箴言;
         平遥推光漆器、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、牛肉传统加工技艺、手工布鞋加工工艺、平遥曹家熏肘等等;

三)          平遥人杰地灵,古往今来人才辈出,如:           两晋时期名扬华夏的三孙(孙楚、孙绰、孙盛);          祖籍平遥的明初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、诗人刘伯温;          近现代以来的外交家郝德青(先后任驻匈牙利、朝鲜、挪威、荷兰、伊朗等5国大使,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);          我国史学泰斗侯外庐(民国13年结识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,赴法国巴黎留学加入中共。1936年首次翻译出版《资本论》第一卷中文全译本。历任中国社科学部委员、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、全国政协常委等职。大量学术著作使他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史学、思想界权威);

四) 
 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——王培章,他的家族那不仅仅名噪三晋,而且远传冀、鲁、豫等许多省市。
     据他们的彩图家谱记载——始祖王厚,宋朝名医,到今天竟已延续了整整28代,800余载。
  此期间,王氏妇科家传不断,名医世代迭出,元朝皇庆二年,王氏迁居县城附近道虎壁村,定居行医,世代相传,后人称其为——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。九世祖"大明良医"王世能, 与"傅山女科"一脉相承。得同期傅青主之真传。 
关于这位,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奇故事: 
平遥县孟山乡有个小山庄,现名麦荞沟,清末前叫陡道沟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传说一次晋王(明太祖朱元璋嫡三子一支)王妃病了,头昏、呕吐、**疼痛,不能进食,王府内的良医都诊断不清。听说平遥有位名医,晋王便派四抬大轿把王士能请去。王府良医们看他土里土气,认为鸡窝里岂能飞出凤凰,山沟里的野医哪会看病? 
 他们从王妃窗里拉出一条绳子,让王士能诊脉。士能胸有成竹地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刚刚按在绳上,顿时怒目圆睁,起身佛袖而走,良医们惊问:"为何离去?"原来他们把绳子一端系在门搭上,士能道:"此非人脉也,吾乃为人治病,难以刻木镂金!"
           晋王得知,速将士能请入内室为妃诊脉,士能诊毕哈哈一笑,对晋王说:"王爷无须担忧,此乃喜也!"晋王惊问:"喜从何来?""此脉乃胎脉",士能慢言细语地回答:"妃子怀孕了,岂不大喜"!"吾妃如此病重,便是有胎,亦恐性命难保","王爷放心,只需三剂草药"。良医们急忙研墨、备笔......王妃连服三日,遂康复。
  士能辞行,晋王令赏金银财宝。士能婉辞道:“多谢晋王恩惠,卑人久居山窝,对金银不敢奢望。平遥土瘠民贫,多耕织,少商贾,黎民勤俭质朴。只是百姓们赋税太重,若能免除乡民之钱粮,小人将终生记恩不忘”。 
“赋税钱粮乃朝延圣命,我一小小晋王,岂敢赐免”!犹豫片刻,说:“好吧,我就斗胆将你一村的钱粮免了吧”!后来乡亲们就把陡道沟改名为“免交沟”,并在沟坡上立一砖塔,上书“大明良医王士能”七个大字。直到清朝末年,人们才取了谐音,改成了今天的“麦荞沟”。

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